忍耐三分,天下太平舍与得“小不忍则乱大谋”,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个意思是人要忍耐,凡事要忍耐、包容一点,如果一点儿小事都不能容忍,脾气一来,会坏了大事。许多大事失败,常常都是由于小事搞坏的。另一个意思是,做事要有"忍"劲,忍下来,才能成事,否则不当机立断,以后就会非常的麻烦。
张居正是明朝名相,他在为官的十年中,大胆地提议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进行重大改革,使国家安定,经济发展,一时出现清明富强的景象。
yipindushu.com张居正两岁那年就认得“王、日”两字,被家人认为是神童。13岁参加乡试时,他年龄最小,却沉着冷静,写了一篇非常漂亮的文章,若非湖广巡抚顾崭爱才,有意让张居正多磨炼几年,他肯定中举。终于,几年的发愤读书之后,张居正考上了进士,开始步入仕途。这一年他才23岁。
张居正被选为庶吉士之后,一面大量读书,一面细心琢磨官场上的门道。他有满腔的政治抱负,但当时皇帝世宗昏庸,奸臣严嵩为非作歹。张居正只得忍耐,与严嵩周旋,一时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这样苦苦熬了十几年,张居正内心十分痛苦。
终于,严嵩在专权15年后倒台了,徐阶成了首辅,张居正也开始得到重用。然而,张居正入阁后又遇上精明强干、头脑敏锐的政治对手高拱。张居正只得再次忍耐,他深深感到,在官场上没有阴一套阳一套的本事是无法生存发展的,所以,尽管高拱对他傲慢无礼,他却用谦恭与沉默表示更加激烈的无声对抗。
高拱下台后,张居正资格最老,被召回当了首辅。
张居正掌权后,立即改变了过去那种谦虚祥和、沉默寡言的态度,变得雷厉风行、有理有节,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场改革浪潮,把国事处理得井井有条,促进了当时社会经济的发展。
忍有两种,一种是思而不发,以忍求安。一种是忍而待发,以忍求变,求人者要特别学会后一种忍,忍是手段,所求是目的。战国七雄的赵武灵王在位时间为公元前352年至公元前299年,当时的赵国国富民强,又因地处中原,常被卷入战争的漩涡。所以,广行富国强兵之策比其他的国家来得更急切。
经过多年的征伐,赵武灵王认为北方游牧民族骑马作战是值得仿效的战术,其机动性大,集散自由,对战场条件适应性很强。
于是就改变自己军队的作战战术。改革颇费了番周折,首先,当时的中原服装不适合骑马作战,要改穿游牧民族的胡服,胡服的下身相当于今人普遍穿的裤子。
接下来,要穿胡服并不那么简单,服装式样的改变,在中国古代是一场大的改革。
决定一公布,预料中的反对势力蜂拥而来,朝中的多数大臣都不支持这项改革,主要理由就是不能出卖自己祖宗去穿胡服丢丑卖脸,不能改变传统式样。
面对大批的反对势力,赵武灵王采取了极其克制的态度。他不发王者之威,不以王者之尊强行推广,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做了大量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战争的发展,富国强兵的要略,反复阐述自己的意见,拿出了最大的忍耐力推行战术。最难对付的是他的亲叔叔,借口生病,不早朝,也不听劝,武灵王知道他病在哪儿,绝口不谈正题,天天如此,他叔叔大为感动,因为彼此都明白对方在做什么。
赵武灵王的“忍功”确实达到了目的,这是一种目标明确的“忍”。小不忍则乱大谋,只有咽得下这口恶气,你才办得成大事。
“假如你现在只不过是一个县官而已,今后的升迁还需看上司的印象而定。要是你的才干一直超过上司,上司的地位就很危险,那时他不但不会赏识你,反而会对你产生偏见。你会随时惹祸上身而又不自知,那又如何发挥你的济世之志呢?用心与周围的人协调,适应环境,暂时委屈,实在是为了你将来能有含上得大的作为啊!"这是宋朝宰相杜衍教导学生的话,它穿越百年的时空界限,对于今天的人同样有指导意义。古人的话有很多是对的,这样说并不是厚古薄今。
“小不忍则乱大谋”,这句话在民间极为流行,甚至成为一些人告诫自己的座右铭。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应斤斤计较个人得失,更不应在小事上纠缠不清,而应该有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从而实现自己的梦想。
有时面对一些事情,我们应该做到能够泰然处之。“小不忍则乱大谋",心胸开阔,目光放远一些,着重看这些事情对自己的长远发展是否有利,而不去逞匹夫之勇。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忍耐三分,天下太平: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4198.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每个人的职场路上都不是一帆风顺09-12
2 【让你的婚姻永葆新鲜】09-20
3 解读汉字深意,具有打动人心力量的短语类的句子09-12
4 借助知识,开放思维09-06
5 时尚炫酷四字网名,炫酷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