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与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把对金钱利益的追求从工作本身的价值中抽离出来,那么金钱就有可能成为自恋的焦点,或者说,金钱带来的乐趣可能会取代工作本身的乐趣。不过,没有人不需要钱,而且在不伤害心灵的前提下,金钱可以成为工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关键是我们的态度如何。在绝大多数工作中,对周围世界的关心(生态)与对我们生活质量的关心(经济)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
“生态”(ecology)和“经济”(economy)两个词都发源于希腊语词根oikos,它在广义上有“家园”的意思。ecology的词尾源自logos(天道),关系到我们对地球这个“大家”的了解;economy的词尾则源自nomos(律法),关系到我们在自己的“小家"中生活、与家人共处的方式。金钱只不过是我们与自然和社会维持关系的一种形式。我们因工作而获得报酬,然后再用赚来的钱购买我们需要的产品和服务。我们向政府缴税,政府则负责满足社区的基本需求。Nomos的含义是“律法”,也就是人类社会制定的规则,与"自然规律"并不相同。在我们的社区生活中,金钱通常扮演着核心的角色。
然而,"社区"并不是全然理性的社会结构。每一个社区都有自己的复杂个性,有自己的历史和价值观。它具有心灵,所以也有阴影。金钱并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交换物,它也包含了社区生活的心灵成分。它具有心灵的一切复杂因素,而且像性爱和疾病一样,也不是我们所能控制的。它可以给我们带来强烈的欲望、渴求、羡慕和贪婪。一些人把对金钱的追求作为生活的核心,另一些人则努力回避金钱的诱惑,甚至选择苦修禁欲的生活。无论在哪一种情况下,金钱对心灵都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用神经质的方式看待金钱,会使生活中的其他问题恶化。比如,我们常会用金钱来界定富裕与贫穷的标准。如果一个人完全把金钱视为抵御贫穷的工具,那么,这个人就永远无法体验富裕的感觉。毕竟,富裕的“感觉”和“体验”是主观的。对有些人来说,信用卡不至于欠账,就算是满足了富裕的标准;对另一些人而言,只有拥有一辆乃至两辆豪华轿车,才称得上富裕。财富无法用银行账面上的数字来衡量,因为富裕与贫穷的标准,主要在于我们的主观认识。
这里,我们不妨再次求助于宗教,从中发掘富裕和贫穷的深层意象。许多宗教都要求教徒立誓坚守贫穷,但如果你去参观修道院或寺庙,就会发现,那里的建筑精致典雅,没有一点点破败的迹象。教徒们的生活虽然简单,却称不上俭朴,而且从来用不着为衣食操心。宗教上的贫穷,有时并不是指真正意义的贫困,而是指一切财产的共有制。立誓的真正目的,就是为了巩固这种共有制,从而维系团体成员之间的联系。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金钱与工作的关系十分密切: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3478.html
推荐文章
09-20
1 触摸汉字灵魂,体现瞬间美感的具有唯美意境的句子09-12
2 经典句子:心灵的寄托,经典的语句09-13
3 【女人就应该这样经营】109-12
4 【怀才不遇多半是自己造成的】09-06
5 个性飞扬四字网名,展现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