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弗雷德感到意气消沉。他通常应付情绪低落的办法是避不见人,直到这种心情消散为止。但这天他要和上司举行重要会议,所以决定装出一副快乐的表情。他在会议上笑容可掬、谈笑风生,装出心情愉快的样子。令他惊奇的是,他不久就发现自己不再抑郁不振了。弗雷德并不知道,他无意中采用了心理学研究方面的一项重要新原理:装作有某种心情,往往能帮助我们真的获得这种感受——在困境中较有自信心,在事情不如意时较为快乐。
在心理学上有个术语,叫“假喜真干”,就是假装自己喜欢,并且付出实际行动。美国著名教育家戴尔·卡耐基提出:“假如你‘假装’对工作感兴趣,这态度往往就使你的兴趣变成真的。这种态度还能减少疲劳、紧张和忧虑。”
有位办公室秘书,经常要处理许多烦琐的书信文件,还要抄写和打字,工作枯燥无味,却经常累得精疲力竭。后来她想:“这是我的工作,单位对我也不错,我应该把这项工作搞得好一些。”于是决定假装自己喜欢这项工作。
此后,她发现一个重要事实:如果假装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真的就有点喜欢它了。而且,一旦喜欢起自己的工作,就能做得更有效率。并且,由于工作得好,她被提升了。她说现在她总是高高兴兴地超额完成任务,而这种心态的改变所产生的力量,实在是她最重要的大发现,确实神妙无比。 心理学中有个重要的原理:扮演一个角色会帮助人们体验到他所希望体验到的情绪——在情况捉摸不定时,要更加自信,在事情搞糟了的时候,要更加快乐。 几十年来,心理学家都认为:除非人们能改变自己的情绪,否则通常不会改变行为。我们常常逗眼泪汪汪的孩子说“笑一笑呀”,结果孩子勉强地笑了笑之后,跟着就真的开心起来了。情绪改变导致行为改变心理学家艾克曼的最新实验表明,一个人老是想象自己进入某种情境、感受某种情绪,结果这种情绪十之八九真会到来。一个故意装作愤怒的实验者,由于“角色”的影响,他的心搏率和体温会上升。 一个人在烦恼的时候,可以多回忆愉快的时候,还可以用微笑来激励自己。当然,要真笑,要尽量多想快乐的事情。高声朗读也有帮助,只是读书时应有表情,且要选择能振奋精神的作品而非忧郁之作。 利用有意识的动作来改变我们的心情,利用心情来改变我们的行为,这是帮助我们度过生活中困难时刻的有用方法。英国诗人艾略特曾说:“行为可以改变人生,正如人生应该决定行为一样!”如果我们能记住这句格言并遵照它去做,我们就能获得更充实、更快乐的人生。 【冲动情绪急刹车】 在2006年世界杯足球赛决赛中,法国球星齐达内在加时赛的最后10分钟用头冲撞对方球员,用一张红牌为自己的世界杯生涯画上了句号,并导致整个球队把冠军拱手让给意大利。据说,当时他是受到对手挑衅才情绪失控的。 暂且不论这件事的对错,但冲动是一种最无力也最具破坏性的情绪,它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远远大于我们的想象。 使自己生气的事,一般都是触动了自己的尊严或切身利益,很难一下子冷静下来,所以当你察觉到自己的情绪非常激动,眼看控制不住时,可以及时转移注意力,自我放松,鼓励自己克制冲动的情绪。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好心情可以“装”出来】:http://www.yipindushu.com/renzhijuexing/13309.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工作中需要回避的话题09-13
2 自信自强,让你展现出最强大的自己09-12
3 经典句子:经典句子锦集,欢乐无休09-11
4 逆向思维的训练09-19
5 与社会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