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梭罗(Harry David Thoreau,1817—1862)是美国19世纪的一位哲学家,也是美国环境保护主义的鼻祖,通常被看成是美国最伟大的自然作家。他写诗,也写随笔。他的一生之所以引人注目,不仅仅是因为他的文章,也因为他选择独居瓦尔登湖(Walden Pond)岸边,在那里搭起一座小屋,过着亲近自然的简朴生活。
梭罗的名著《瓦尔登湖》影响了几代人。它呼唤着自然的、简单的、和谐的以及精神自由的生活。他常说,自然教会我们如何从自己懒散的和传统的意识中清醒过来,与属于我们自己的原始生命一起过活。他的著名随笔《漫步》最充分地表达了他对荒野的热爱。对他来说,最原始22I就是最有活力的,人们可以在这里发现自然本身的生命和创造性。
许多人都以为,梭罗是以孤独为伴的,他的生平简单而平静。哈佛大学毕业后,他回到家乡教书,而后又来到瓦尔登湖边独居。可我认为,梭罗并不孤独,他与自然的那种默契和无声的对话是他人无法理解的。而且也只有与自然同在,将生命的茫茫托付给丛林的四季,他才不会感觉到孤独,或许与人在一起时他才是孤独的。
总感觉梭罗与卢梭有些类似,在谈及自然与人的孤独时,卢梭曾说过:“众多的植物宛如在天穹上的繁星,星星点点地撒在大地上,就是为了吸引人类为了寻找乐趣和出于好奇去研究大自然。”“在我的生活中,孤独感越强,就越觉得要有什么去填补它的空虚。于是,这块未受人类奴役的大地从各处把天然生就的万物奉献在我眼前,取代了我想象不到的,或者是被遗忘了的东西。” 梭罗每天至少要到森林里走上4个多小时,他无论如何也不明白当小店主的邻人为何终日盘腿坐在柜台前:“难道他生腿不是用来走路的吗?”对他来说,散步不是为了锻炼身体,而是为了与自然同呼吸,为了思索。在他的旧居遗址前有一块木牌,写着梭罗的一句话:“我来到森林里,因为我期望仅仅在生活本真的事实面前冥索地活着,看看我是否能够学会自然必须教我的东西,如果我不能学会它们,在我临死时,便会发现自己不曾活过。"在《漫步》中,梭罗也写道:“我希望为与公民自由与文化相比的自然、绝对的自由和荒野说一句话——把人看成是自然的一个居民,或者是它其中的一部分、一个小群体,而不是一个社会的成员。"梭罗通过对于现实问题,以及对于身边人的关切来获得写作灵感,这也是许多人感觉到自己的心与梭罗一起跳动的原因。他的《瓦尔登湖》不是一个故事,而是梭罗对自己那个时代的叙事,他似乎在证实一个想法——人们最容易通过最简单的生活、花最少的钱获得真正的财富。对他来说,财富就是时间——写作的时间、解释自然的时间、成为自我的时间、享受自己生活的时间。来瓦尔登湖的人们似乎都能感受到他的生活,看到他那小屋里熊熊燃烧的炉火,以及他在炉旁的桌前写作时的情景。 晚上7点半钟,如今已经作为一个公园保护起来的瓦尔登湖要关门了。此时,晚霞已经攀上湖对岸的天空,一道道霞光衬托着远方已经变成黑白像纸底片的景色,美丽至极。很难想象在这里生活的人不成为诗人和哲人,这种景象以一种神秘的力量先是揪住,继而又在释放,并轻轻地抚慰着每一颗心灵。 近处的沙滩上,一位父亲领着两个小儿子在玩沙子,公园响起关门的铃声,父亲催促儿子收拾玩具。父子起身,在沙滩上留下大大小小的一串串脚印。从我身边路过时,那小手被父亲的大手紧紧拉住的小家伙仍旧恋恋不舍,抬头问父亲说:“他们为什么要关门啊?”在他的眼里,这湖、这景色属于每一个人,又不属于任何人,它永远存在于那里,年复一年地欢迎和接纳着每一个人,黑人白人,男人女人,大人孩子。梭罗正是因为发现了这个秘密才来到这里。可如今的人们既不像梭罗那样认识到自然是我们的导师,又不像那个孩子一样留恋自然,人们似乎都长大了,成为了理性的父亲,懂得了许多法律和规定,因而也就错过了许多与自然亲近、交往和共同学习的机会。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梭罗与瓦尔登湖】:http://www.yipindushu.com/qingganrensheng/12443.html
推荐文章
09-20
1 林妹姝给宝哥哥的情书09-20
2 看似被动实则主动——关注他的行为举止并认真记录409-12
3 平息流言飞语的方法之一就是置之不理09-19
4 探索文字之魅,每日一句格言09-04
5 女孩撒娇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