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苦于应举的杨自惩入仕以后,工作积极性相当高。景泰二年(1451)夏五月,因深得地方官的信任,被派往德化县,代理知县事。德化县在群山中,瘴气相当重,其他官员多不肯前往。杨自惩欣然前往,称:“吾常恨不得一郡一邑,以施吾经世安民之道,此犹不可为之兆乎!”不久,上司要他到永春县,负责指挥民兵,对付邓茂七起义余部,别人不肯去做,他也很乐意,称:“吾恨不得一障乘之,以施吾禁暴戢兵之策,此岂不可以少试之乎!”于是,他往来二县间,“抚创残之民,平反侧之寇,保之如赤子,扰之如龙蛇,卒致民安而寇弭,四境宁谧”(251)。杨自惩《寓德化县布政分司偶成》诗称:“操习民兵奉府书,不应暂假此公居。三间冷屋秋风里,四望焦原野烧余。兰蕙根苗须灌溉,菅茅萌孽务芟除。于今境土皆宁靖,欲恤疲癃愧不如。”此诗表达了安抚地方的决心。杨守阯《奉和》诗称:“邑里经兵燹,公私一燎毛。吏胥无案牍,徒隶尽弓刀。勤政头如葆,忧民目正蒿。宦途谁复尔,吾父独贤劳。”“瓦砾创残地,春来土不毛。士风忘俎豆,民俗竞锥刀。……于焉设政教,朝暮不辞劳。”“奉檄初来日,烦苛如蝟毛。强梁腹有剑,柔佞笑中刀。……流离民渐复,耕凿不知劳”“抚绥才两月,犬足已生毛。有地皆牵犊,无人更佩刀。”(252)由此可见,杨自惩工作十分投入。经过他的努力,也确实取得了一些实绩,流民得以安定下来,从事农耕生产。杨自惩是一个有理想、也想有所作为的士大夫,他也是一个历经艰难才好不容易入仕的人,自然十分珍惜这种可以实现自己理想、可以锻炼人的机会。这是他与那些轻松入仕、不肯吃苦的官僚不同的地方。从杨自惩的所作所为可以发现,明朝部分地方官员的为民思想是相当浓厚的。
秋九月,还泉州,受到监司御史的肯定。
杨自惩由于长期“不获如志”,信心受挫,“恒悒悒不乐”,导致身体不好。过分投入工作,拖垮了他的身体,又不适应环境,从而患上了“疫疾”(253)。景泰二年十一月三日卒于官,享年57岁。夏时正称:“复之先生学行过人,老而弥坚,徘徊仕途,竟得一司仓。有子登科,已禄养而大,故及之,岂非命欤!”(254)年底,杨自忞、杨守阯叔侄经过长途跋涉,扶柩归乡。夫人张氏大为悲痛,称:“君顾父母之养,命我不随任,孝也。我从君之命,欲成君之孝,亦顺也。子孝妇顺,而神不我祐,奈何乎天!”(255)确实,为了科举考试,杨自惩夫妇牺牲了大部分的相聚时间,长期分居两地。
杨守陈《自述》:“我家古大族,累叶擅高赀。国初法令严,豪右势皆危。明明曾大父,避地能见几。网罗幸仅免,重徭犹困之。遭讼复逃难,父子各东西。脱归僦人屋,旧宅荡无遗。我父抱才志,干蛊自童时。挥金复故亩,扫砾筑荒基。虽罹百艰冗,经术犹自治。孝友无间言,睦姻众皆推。家业一已立,文藻日益摛。奋欲取科第,隆主庇群黎。文场偶未捷,被迫入曹司。三献竟不售,一命嗟何卑。昂昂九皋鹤,垂趋随群鸡。骐骥困处坂,顿踣埋尘泥。平生经世才,卒老不获施。惟有克家绩,百代犹足垂。遗荫终所赖,孤儿独长思。仰视白云屋,俯观绿水畦。物在人已亡,能不增痛悲。”(256)这首诗概述了明初镜川杨氏的兴起过程,怀念了父亲的成绩,这应是杨守陈中进士以后所作的自述诗。回顾杨氏发迹过程,是与其祖父孙三代的持之以恒的辛勤努力分不开的。杨范从教是起点,杨自惩兄弟上北京是媒介,最终杨守陈修成正果。杨自惩虽然只谋得小官,但带出了儿子杨守陈。也许正因为这种奠基作用,所以,杨守陈念念不忘替祖父争取恩荣。这个过程花了一些时间,但最终达到了目的。天顺六年(1462),以长子杨守陈贵,赠翰林院编修。成化十五年(1479),加赠侍讲学士。弘治十二年(1499),以次子杨守阯贵,赠通议大夫、南京吏部右侍郎。 杨自惩作品有《梅读稿》、《大明律赋》、《潜虚注》,今惟《梅读稿》传世。“以资禄养,非其好也。亦善词赋,与父竞爽,名闻海上。”(257) 杨自惩擅长《易》经。“治经莫于《易》,羲、文、周、孔四圣之精蕴在焉。以程、邵、朱之说为入门,潜心力学,无间寒暑晨夜。取唐人诗‘起傍梅花读《周易》’之句,因号梅读。其后,一门《易》学,屡魁多士,实肇乎此。”(258)在杨氏发迹过程中,杨自惩扮演了经师的角色。他的《易》学虽来源于父亲,但杨范没有科举考试的实战经验。杨自惩参加过三次乡试,有着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这是他能成为优秀《易》学经师的原因所在。 杨自惩一生,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自我利益的人,一生为国为家而努力。《送贰尹范君某之黄陂序》:“牧民之职,莫重于县官之设,有令有佐,虽其职位有差而责任之重则无差焉。……余惟圣朝设官分理,所以为民也。尔之往亦惟体圣朝爱民之心,……奚暇与一邑之等差校哉?”(259)他不计个人利益得失,不计个人职位高低。这种将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的人生观,正是中国正直士大夫的典型人生观。“予尝读鲁论,有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至哉,圣人之言也!今观世之人,惟思不得崇其位者为患,不思所以立乎其位者为患。苟不思所以立乎其位,虽徼倖崇乎其位而不致下人之讥,贻自己之辱者,吾未之见也。”(260)可见,明朝时,官员的个人利益至上倾向到底是国家利益至上?如何兼顾个人利益?两者如何平衡?这是一个古今都难以处理好的问题。 对一个身处浙东的士人来说,要想取得科举考试的成功,中间要付出的成本是相当高的。从杨自惩的奋斗经历,可以让我们注意到一个失败者的艰难与曲折。顺利者的故事往往平凡,而失败者则有着较为曲折而丰富的故事,这也许就是我们要不厌其烦地叙述杨自惩科举故事的原因所在。杨自惩的故事,让我注意到了当时全国各地士人到北京求发展的历史。要想在国家政治舞台上有所作为,必须到首都求发展。杨自惩是杨氏家族第一个参加乡试的人,他之所以屡试不爽,与他参与乡试时间过晚(已37岁)、科举知识积累不足有一定关系。不过,总算开了一个好头。那个不入流的仓副使,由上而下来看,真不算什么官。但由下而上来看,从杨氏家族小范围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好的结果了,他开启了镜川杨氏做官之路。 3.杨自悆与杨自忞的辅助 (1)独持家政的杨自悆 杨自悆(1402—1474),字乐之,号见素。娶妻张素纨(1405—1480)(261)。生平“履素蹈真,恪守礼法,不尚浮靡。经书、史略、李杜诗诵数过,终身不忘”。老大与老三“宦学京师”时,他一人在家,独持家政。“居乡,平心率物,未尝亏人以利己。”“一门四十余人,怡然礼法,无一愆侮者。”家中有四十余人,可见杨氏确实是一个大家庭。 杨自悆一直隐居乡村,没有到外面走动过,所以,杨守随做官后,想接他出去,因怕出远门而没有答应。不过,他家教严,关心儿子。有一次,儿子杨守随正在公庭鞠狱,适父亲杨自悆的家信到,上面写道:“昔庭坚不祀。汝为刑官当公,体天地好生之心,钦恤民命,无使宗庙不血食也。”由此,可知杨自悆的古道心肠。他的贡献是培养出了长子杨守随。成化八年(1472),以子杨守随贵,封江西道监察御史。成化十一年(1474)七月卒(262)。弘治十二年(1499),加赠通议大夫、南京大理寺正卿(263)。 (2)塾师为业的杨自忞 杨自忞(1409—1479),自勉之,号韦庵。“为人英敏豁达,夙承家庭之训,五经史传、古文、李杜诗,皆能默诵讲解,而尤精于四书、《周易》。尝治举子业,不偶而弃去,专以养亲为事。凡亲之所欲为者,必先意承颜,务得其欢心。……故称其孝者,言无间于宗族乡党也。”(264)由此可知,杨自忞曾参加过科举考试,只是没有成功,觉得此路非己所长,放弃了科举之路而已。正统末,从长兄到京师,“至则以所学淑诸人,且以束脩佐费,其受业者多所成就”。譬如吴兴人、刑部员外郎陆矩的儿子陆璇就是他的学生(265)。由此可知,杨自惩、杨自忞兄弟都曾替在京官员教授其子弟。杨自忞曾亲见正统末年权奸误国事件(土木之变),所以后来每次说到此事,就切齿怒骂,可见他是一个有血性的人。杨自忞到北京后,觉得北京的文化环境好,建议将大侄子杨守陈带到北京来学习。天顺初,闻夺门有功事,辄曰:“此辈贪天功以为己力,其能免乎?”(266)后来果然验证其说。由此可知,杨自忞比较关注时事,忠诚可见。景泰初,随长兄杨自惩到泉州,太守闻其贤,欲以怀才德抱荐之,不就。仍以教授为业,“郡邑大夫之子弟皆来从学”。旧俗,子弟读书坐立,视其父兄官秩高下为序,他改为以齿为序。景泰二年十一月,长兄故世,他扶兄灵柩归乡。从此,在家乡以教授子弟为业。“于经书皆口授,或讲古今事实,虽隆冬盛暑,必衣冠整肃,至夜分乃止。”经常告诫子弟要用功,“为学贵勤,勿勤勿成也”。他举了早年在北京的一个案例,有一个叫林皋的宣卫学生,资质很笨,但最用功,自朝至傍晚,足不出户,晚上则仔细琢磨白天所学内容。后来,果然中了景泰七年(1463)举人。最后告诉子弟:“尔等若能效其所为,何患学业不成耶?他日有成,当悉心求尽守官之道,俾无添于前人可可。”天顺二年(1458)五十大寿时,杨守陈捧冠带作为三叔的寿礼,杨自忞一看,大发脾气,将一砚台摔碎,说:“汝料尔弟不会做官耶?我受你的冠带也?”(267)杨守陈急忙下跪认错,他才气消和颜。由此可知,杨自忞是一个相当有自尊心的人。杨自忞懂法律,持论公平,结果,乡间有官司,往往先到他那儿评理。杨自忞别明是非,晓以利害,打官司的人多服从而去。成化年间,天气非常不好,连年下雨,自然灾害严重。成化十二年(1476),洪水突发,全村的房子都被淹没,只能转移到屋顶上生活。杨自忞因家有小楼,情况略好,但小楼只容一家人居住而已。洪水过了一天多,仍没有退,邻居们无法下地烧饭,饥饿难受。杨自忞命家人煮了粥,乘着船,一户户分发,从而解决了相当多邻居的吃饭问题。离自己家西南一百多米处,有座普光庵,庵中住着八个和尚。杨自忞担心房屋倒下,命童仆乘船将八人带了出来。不久,普光庵果然倒了,那八个和尚感谢不已。事后,杨自忞帮助修复了普光庵。当时,许多村庄受灾严重,镜川杨氏因杨自忞的努力,得渡过难关。这年,杨守陈为了答谢三叔教育之功,遵例,代三叔输粟于边,杨自忞得授散官宣义郎。地方政府在其家立牌坊,称“世德名家”,上面拟刻杨范及其三个儿子的赠官名。杨自忞见过世面,比较要面子,坚持不要刻空头的“宣义郎”,只书名而已。 到成化十五年(1479)时,杨自忞有四个儿子,六个孙子,八个孙女。等儿子们长大以后,因所居太狭,在碧川河的北面购了一块空地,建了新房,这就是今天西杨后岸布政房的开始。新房快落成时,杨自忞得了重病。当时,自然灾害很严重,又适值青黄不接,缺粮人家相当多。病中的杨自忞念念不忘:“吾有而不能食,彼欲食而无粥,不亦可悯哉!”于是,要邻居们到家中吃饭。到了六月十九日,杨自忞故世,享年71岁。弘治五年(1492),以四子杨守隅贵,赠工部营缮司主事,这才补刻上官名。杨自忞妻陈氏(1415—1496),享年82岁。弘治十二年(1499),加封奉直大夫兵部职方司员外郎(268)。从杨自忞家中有小楼、有较多的粮食、有能力帮助别人可知,他确实是当地的富户。 从以上杨自惩三兄弟经历可知,走上科举之路,确实是一件难度系数较大的事。在三个兄弟中,只有长兄杨自惩走上了科举之路,其他两个弟弟,或照顾家中父母,或外出为塾师,实际成了科举考试的辅助者。可见,科举需要得到家人的全力支持,做出不同的家庭分工才有可能成功。杨自惩一代的努力,为其后代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读书应举:永乐至正统间的杨氏6: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4180.html
推荐文章
09-13
1 【魅力修情】09-02
2 2017写给自己的话晚安09-13
3 名利是快乐人生的枷锁09-13
4 【梦想也有保质期】09-13
5 面对阿谀奉承的拍马,你需要放下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