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百花园般的尘世,你需要放下虚名智者往往不慕浮华,力避虚名季羡林,中国著名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作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自1946年从德国回国,受聘于北京大学,创建东方语文系,开拓中国东方学学术园地。在佛典语言、中印文化关系史、佛教史、印度史、印度文学和比较文学等领域,成为享誉海内外的东方学大师。
2006年,季羡林先生在95岁高龄时,郑重请辞三大桂冠,远离虚名。“三顶桂冠一摘,还了我一个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欢喜。”这是季羡林老先生在《病榻杂记》一书中写下的文字。这里的三顶桂冠是指:“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和“国宝”这三个称号。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人世恰似一个百花园,有人拂衣而过,片叶不沾,到头来依旧是两袖清风、幽香款款。而那些“机灵”的人,必掐66遇见幸福的自己人生需要放下的66个理由花摘叶,遍身污泥点点、浑臭冲天。其中的玄机便在于放下。只有学会放下虚名薄利,才能拥抱幸福。
急功近利不可取,刻意追求得来的名声不过是昙花一现。古往今来的无数事实表明,所有的厚重都是靠一个脚印一滴汗水的积累而得来的。那些机关算尽、刻意追求名声的人往往无名,而不求名利、默默耕耘的人往往会被人记住。生活是公正的,只要你勤于付出,最终总会获得回报。
当今社会竞争空前白热化,往往是浮躁胜过清心。越是在这个时候,内心保持宁静就越是显得重要。此时,应该看到,虚名算什么,寂寞身后事;金钱算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一生中,只要不为名利所累,心中便永远有一片宁静的天地。yipindushu.com
生命如舟,人的一生中不能有太多的负载之物。否则,生命的小舟就会在通往彼岸的航行中搁浅或沉没。所以,拿得起、放得下,不为虚名所累、不为执著所苦,才是真正的幸福之途。姚雪垠说: “谁能闯过不爱虚名的关,谁就能作出更好的成绩。”现在,就让我们搬掉挡在前进路上的虚名这块绊脚石,用汗水换取荣誉、用荆棘编织成功吧。
1.出于真性情,而非出于利益去做事一个人要想生活得有趣,并被满足的幸福感萦绕,就必须有自己真正爱好的事情。这爱好完全是出于个人的真性情,而不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利益,比如金钱、名声之类。一个人喜欢做这件事情,只是因为他觉得事情本身非常美好,他被事情的美好所吸引。这样一个人,一定会活得很愉悦。
这是因为,人们做事,或是出于利益,或是出于性情。出于利益做的事情,当然就不必太在乎是否愉快。毕竟,利益是一种强制力量,而就他们所做事情的性质来说,利益的确比愉快更加重要。相反,凡是出于性情而做的事情,仅仅为了满足内心而做的事情,愉快就是最基本的标准。如果出于真性情做事,遇见幸福的自己便比较容易了。
2.不追求虚幻的满足,德国作家托马斯·肯比斯说:“一个真正伟大的人是从不关注他的名誉高度的。”虚假的名声是一个转瞬即破的肥皂泡,我们不应该追求这种并不真正属于自己的虚假的东西,而要脚踏实地地去干一番事业。
3.客观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不要过高地估计自己,也不要无视自己的短处。这样一来,当自己在生活中暴露出不如人的短处时,就不至于采用夸张、吹嘘甚至戏剧性的手法来慕得虚名了。
4.正确对待舆论,在某种情况下,很多人爱慕虚名,其实并非要争得荣誉,而是为了避免某种非议,以维护自己的自尊。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计较别人的议论,因为你越是在乎人们的议论,议论就越会跟随着你。最好的办法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面对百花园般的尘世,你需要放下虚名:http://www.yipindushu.com/jiaoyuweiben/15850.html
推荐文章
09-11
1 宁波杨氏-经学思想409-13
2 优质非凡正能量语录全记录册本09-13
3 仅有成功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幸福和快乐09-11
4 林则徐经典语录选09-13
5 命运靠自己去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