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婴儿的观察,约翰•鲍比(John Bowlby)发现了三种依恋模式安全型、冷漠型、矛盾型。安全型依恋的特点是,妈妈离开的时候哭闹,妈妈回来就安静;冷漠型的特点是,妈妈离开无所谓,回来也没什么反应;矛盾型的特点是,妈妈离开的时候哭闹,妈妈回来闹得更凶,妈妈不理他了,就缠着妈妈。
后来的研究发现,婴儿期的依恋模式会延续到成年,对将来的人际关系产生影响。有些人在一起的时候吵吵闹闹,分又分不开,就是“矛盾型依恋”的表现。矛盾型依恋就是既爱又恨,爱恨交加。 这说明当事人有两个相反的面具,一个爱对方,一个恨对方。爱对方是因为对方有可爱之处,恨对方是因为对方有可恨之处。自我统一的人倾向于综合评估如果对方优点多于缺点,就把他评定为“好人”,而对他的缺点持包容和接纳的态度;如果对方缺点多于优点,就把他评定为“坏人”,敬而远之。其实,可爱和可恨、优点和缺点、好和坏,都是主观判断,与评判者的价值观有关,“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自我统一的人看问题不会那么极端,因为是综合评估,分数不可能太高,不可能太低,所以不会大爱大恨,不容易发生矛盾型依恋。矛盾型依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爱和恨互相混淆 。例如,心里是爱对方的,但表现出来的是伤害;或者心里是恨对方的,但嘴上说很爱对方。对方接收到的是矛盾的信息,或者错误信息,所以无所适从。也许,当事人自己也不知道,他的某种表现到底是出于爱,还是出于恨。
希区柯克的《精神病患者》
“母亲”为什么要杀玛莉安小姐?因为她勾引诺曼。 “母亲”怎么知道玛莉安小姐勾引诺曼?因为诺曼对她动心了。 “母亲”怎么知道诺曼动心了?因为他们是一个人,共用一个身体。 就算诺曼动心了,“母亲”为什么要杀玛莉安小姐?因为诺曼是她的,母子相依为命。当玛莉安小姐问诺曼有没有朋友时,诺曼说“妈妈就是男孩子最好的朋友。”说明母子关系取代了男女性爱。这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恋母情结了,而是一种“乱伦”。 这部电影的三点启发 1.“灵魂”可以不死。电影的英文名字叫“PSYCHO”,就是“心灵”或“灵魂”的意思。母亲死了,诺曼“接受”了她的灵魂,母亲的灵魂在诺曼身上延续,或者说在诺曼身上“附体”。原来,“灵魂不死”是这个意思! 2.恋母情结处理不好,后果是很严重的。正常人通常在六七岁“解决”恋母情结,然后把注意力转向同龄的小伙伴。如果这一步没有完成,孩子继续被栓在妈妈的裤腰头,他将无法融入社会,无法正常地谈恋爱,无法正确处理夫妻关系。 3.我们为什么会伤害自己所爱的人?因为我们爱他也恨他。我们自己有许多面具,对方也有许多面具,互相都很喜欢是不可能的,爱恨交加在所难免。一个人如果内心不够统一,就会自我矛盾,表现在人际关系上,就是矛盾情感,也就是既爱又恨,或者忽爱忽恨。另外,就是像诺曼那样,当一个面具爱上了某个人,另一个面具会出于嫉妒而恨那个人。 我是父母的提线木偶——双重束缚 双重束缚俗称“两头堵”,这样做不行,那样做也不行,让人“动弹不得”。例如,家长不允许孩子出去玩,怕他受到伤害,或者学坏;而孩子待在家里碍手碍脚,家长又嫌他烦。或者,家长要求孩子把学习搞好,别的什么都不用管;而孩子不会做家务,不会待人接物,家长又嫌他笨手笨脚。双重束缚很容易激发苦命人面具。 网络成瘾 这位母亲不只是双重束缚,而且是多重束缚。在她的眼里,很多事情是不好的,所以很多事情都不能做,能做的很少。这是严重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的表现,也是人生观消极、悲观的表现,说明她有很强的苦命人面具和恶魔面具。她把苦命人面具投射给老公和儿子,自己充当恶魔,抑恶抑善,使老公和儿子陷入“习得性无助”的状态。 病态的审美意识——完美主义者 有些家长不是双重束缚,而是追求完美,即同时提出两种或两种以上互相矛盾、难以统一的要求,也就是几个相反或对立的面具同时出场。如果当事人智商和情商都很高,也许可以满足所有的要求,或者在各种要求之间找到平衡点,达到尽善尽美;如果智商或情商不太高,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要求,就会陷入类似于“双重束缚”的状态,导致“精神崩溃”。 很多家长不直接告诉孩子做什么、怎么做,而是让孩子自己去揣摩。如果孩子揣摩错了,就予以批评,甚至打骂;如果孩子揣摩对了,家长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不予表扬。结果,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对,只知道什么时候错,也会陷入双重束缚的状态。 现实生活中,完美主义非常普遍。例如,要求自己办事效率高,又要尽善尽美,而速度快了就会潦草,精益求精会影响速度。有的人找对象,要求对方具备运动员的体质、演员的容貌、家境富裕、有教养、风趣幽默、善解人意、有进取心、会赚钱、爱家庭等等等等。 追求完美的母亲 令人抓狂的选择犹豫症——决策困难 强迫症病人和完美主义者常常会遇到决策困难。面对一个选择时,不知道选A好,还是选B好;需要做出一个决定时,不知道yes好,还是no好。这是因为他有两个面具,一个选A,一个选B,或者一个yes,一个no. 人格面具理论认为,一个人做决策,其实就是他的所有人格面具“集体决策”。如果面具间的关系比较和谐、融洽、统一,决策就比较容易。即便不是全票通过,至少也能达到三分之二以上的票数。如果面具间的关系不融洽、不统一、互相对抗,决策就很困难。一个面具支持,必有一个面具反对,支持者和反对者势均力敌,无法最后拍板。 “好人” 其实,每个人都有好人面具和普通人面具。好人就是超我,普通人就是本我;好人就是理想我,普通人就是现实我。正常情况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也就是“部分重叠”,不会脱节。但在患者身上,两者完全被割裂了,并且处于对抗状态。为什么会这样呢? 患者说,他的父亲是一个极度自私的人。从他懂事开始,他就对父亲很反感,发誓将来决不做父亲那样的人。原来,他向父亲“反向认同”了。 反向认同很普遍,如果我们不喜欢某个人的所作所为,就会拒绝像他那样行事,而跟他反着来。然而,反向认同是很表面的,它的背后隐藏着“认同”。也就是说,我们是先“认同”了他,形成一个人格面具,然后再塑造一个与之相反的人格面具。反向是表面现象,认同才是本质。 患者认同了父亲,形成了“坏人”面具。他不认可这个面具,便反其道而之,通过反向作用,形成“好人”面具。可是,好人在明处,坏人在暗处,好人斗不过坏人,只能空想一番。有意思的是,坏人后来把自己打扮成了普通人,从地下走向地面,与好人分庭抗争。 每个患者都是戴着一堆人格面具来就诊的,因此,共情就成了一个问题。如果跟普通人共情,好人会不同意;如果跟好人共情,普通人会抵制或耍赖。患者只能保持中立,然而中立也不是万全之策,弄不好会两头受气。 咨询目标也是如此。普通人的目标是做真实的自己,轻松,自在,潇洒,随性;而好人的目标是做道德高尚、对社会有益、被别人称赞的人,譬如伟人、圣人、名人、科学家、大企业家、国家总理。 所以,当我跟他讨论咨询目标时,他的第一反应是“做好人”。他本来就是冲着这个目标来的,他要压制普通人,顺顺利利地做好人,不受普通人的干扰和阻挠。 这个时候,我自己的倾向性出来了,我是倾向于做普通人的。但是,患者非要做好人,我没有权利反对他,我必须尊重他的选择,我的使命就是帮助他实现他的目标。可是,当我准备针对他的咨询目标深入讨论时,他的主意改变了,他想做普通人,因为做好人太累。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爱恨交织的情感纠葛——矛盾型依恋:http://www.yipindushu.com/zhichangchuangye/8329.html
推荐文章
09-20
1 【不必太看重生命的结尾】09-18
2 感悟文字深情,具有正能量的高情商经典短语句09-12
3 “最合理的计划”的判断标准是什么09-12
4 绿帽思考:备选路线09-12
5 经典句子:经典文句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