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指标,就不知道绩效有多好,也不知道有多差。没有指标,对供应链的评价注定是主观的,在丛林法则下,其表现只能跟上次做砸的那件事一样好。作为弱势群体的供应链,其贡献就会被忽视,被强势的内部客户虐待。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我走访、服务、研究过数以百计的公司,从硅谷年营收一两百万美元的小供应商、几十亿美元的大公司,到长江、珠江三角洲几亿、几十亿规模的乡镇企业,再到百亿、千亿级的大型上市企业、国企和央企,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一个公司有了供应链运营指标体系,这个公司的供应链运营水平不一定高;但如果没有供应链指标体系,这个企业的供应链运营水平则注定不高。
供应链的三大运营指标 对于供应链来说,指标体系是对内外客户的承诺,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客户服务水平(比如按时交货率)、资产利用率(比如库存周转率)和运营成本(比如人工、物流和仓储成本)。 供应链指标都可以从计划找到源头。比如给客户的按时交货率,其决定因素是预测和库存水位,两者都是计划的产物。同理,库存周转率也是。运营成本,比如雇多少人,设多少仓位,开支多少物流成本,也取决于计划给出的预测。我们说计划是供应链的引擎,有两个含义:从运营层面上讲,是执行职能按照详细的计划来执行,满足要什么,要多少,什么时候要的问题;在更高层面,计划代表供应链各职能对很多绩效指标负责,通过绩效指标来引导执行职能,向统一的目标迈进。可以说,绩效指标是凝聚各职能的黏合剂,而计划作为一个职能,在供应链的绩效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 库存主要是一个计划指标 供应链上的各种问题,都会或多或少在库存上体现。比如信息沟通不充分,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安全库存上升;执行能力差,供应的不确定性增加导致安全库存上升;设计变更多,设计变更管理粗放,设计造成过期库存多;质量差,次品多,劣质库存就多,而且得多备库存来应对质量问题;质量差,回款周期就长,应收账款就多,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也是库存,不过是以另一种方式出现;生产周期长,周转库存自然就高;运输慢,在途库存就高。 库存是供应链各种问题的焦点 这么说,库存应该由所有的部门负责?错。这不符合唯一责任人制原则,人人负责,就是人人不负责。那究竟谁来负责?计划。道理很简单:库存是需求与供应不匹配的结果,源自计划上的先天不足和执行上的拖泥带水。虽说有执行的成分,但更多的是因为计划不到位,比如预测失误、库存水位设置不准、生产排程不合理。甚至连设计变更、产品升级换代导致的库存,看上去是设计、营销的问题,其实计划也是问题的一部分,因为计划最了解供应链各个节点的库存,但没有把库存数据提供给设计、营销,供他们做出更好的决策。应付账款也是库存,跟计划大有关系:库存高企,现金积压到库存里,没钱付给供应商,应付账款就不会低。这不,高库存、高应付账款“两高”现象经常结伴而行,就是这个原因。 这就是为什么在很多公司,计划代表整个供应链,向营销汇报产品的客户服务水平和资产利用率,三个供应链运营指标中的两个(第三个是运营成本)。计划的水平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供应链的水平。 绩效考核指标是现代管理的核心元素:你统计什么,就会得到什么;你想得到什么,那就统计什么吧。打个简单的比方,两拨人在打篮球,不计分的时候都打得懒懒散散,一旦有人说开始记分了,大家马上就认真起来。再比如考大学,因为有分数这个绩效指标驱动,大家都学习得很认真;大学考上了,绩效考核没了,大家就“刀枪入库,马放南山”,3个月后再去考,还有几个人能考上? 同理,没有相应的绩效指标,就不知道计划得有多好,执行得有多好。要判断一个公司的计划水平其实很容易,问一下他们有没有服务水平和库存周转率指标就可以了。有并不一定意味着计划水平高,但没有的话,计划水平注定不高。没了指标,计划和执行便都失去了严肃性,大家都在稀里糊涂地干活,得过且过。 指标就是企业的脉搏。没有指标,就只能靠感觉。但几百、几千甚至上万人的公司,谁能感觉得到呢?这就注定了管理上是粗放经营,经营上是一笔糊涂账,供应链运营一团糟。企业之所以越大越乱,没有基本的指标体系是一大原因。 指标体系是供应链运营的“保护伞” 再回到企业运营的铁三角:研发开发出好产品,销售卖个好价钱,供应链以合适的成本和速度生产出来。不管是哪个企业,私营还是国营、民企还是外企,供应链都是老三,是弱势群体,不管是跟研发争,还是跟销售斗,最后被“拍死”是个大概率事件,尤其在没有指标体系这个“保护伞”的情况下。为什么呢? 没有指标体系,在内部客户的眼里,供应链的成绩可归结为英语里形容苛刻老板常用的一句话:you are only as good as your last screw-up(你只跟你上次做砸的那件事一样好),被看到的只是失败。内部客户总能找到做砸的事儿,给供应链压力,这客观上把供应链往百分之百的服务水平上逼。供应链在重压之下,就只有“死”给你看的份儿:赶工加急,响应速度是快了,服务水平是高了,但也花掉了太多的钱,积压了太多的库存和产能,结果是生意做了,钱没赚到;或者账面上赚了,实际上都赚进了库存,掉进了前文提到的“响应陷阱”。 指标体系,比如客户服务水平,可以帮助沟通和管理内部客户的期望,平衡供应链与内部客户的紧张关系。离开了指标,内部客户就容易漫天要价,强势部门会更加强势,弱势部门会更加弱势,对于公司来说都不是好事。 我曾经在硅谷的一个几十亿美元的大型设备制造商工作,负责全球备件库存计划。在大型设备行业,客户因备件停机待料是个大问题:一条生产线的投资动辄几千万美元,每停机一个小时,成本动不动就以十万计,所以关键备件的按时交货率是个重要指标。当时公司的全球目标是95%,即在客户有这样的紧急需求时,95%的情况下备件会在4个小时内送达客户。围绕这个目标,我们便配置整个供应链的能力和资源,比如总库建在哪里,地区库建在哪里,建多少,备什么料,每个料备多少,用什么样的运输方法,一天几班人值班等。这个目标是整个公司多年积累的经验,是成本和收益相对最为平衡的一个点。客户和销售当然期望百分之百的按时交货率,但一过95%,边际效益递减就非常厉害。比如按时交货率每提高1%,库存就得增加5%~10%,甚至更高。千百万美元的库存加上去,全球的按时交货率也就上升一个百分点。 销售有时候抱怨,说按时交货率太低。太低?目标是95%,我们的实际表现是97%,您哪儿不满意?您要提高到99%?那好,这里是账单:额外库存投资x万美元,额外仓储费用y万美元,额外运输费用z万美元。供应链花的都是销售赚的钱。现在轮到销售来决定:我是跟这几百几千万美元过不去呢(意味着我的毛利下降x%),还是管理客户的期望,维持现有的服务水平?在这里,作为指标,按时交货率成为协调跨职能期望的工具,客观上保护了供应链这一弱势职能。 这并不是把球踢给销售,这是给销售选择的权利,让他们成了决策过程的一部分,对供应链的非正常压力也减弱了。为什么要讲这些呢?在供应链领域,计划扮演“大总管”的角色,最熟悉成本与收益。当供应链计划没有能力清楚地阐述收益与成本、库存的时候,迫于压力就建了太多的库存,花费更多的钱来满足客户需求,得不偿失,公司的很多成本和库存问题就是这么来的。 我经常给我的计划团队讲,我们每人都拿一份工资,一半用来达到那95%的按时交货率,另一半用来确保有5%的会迟到。这听上去有悖常理,但想想看,如果没了这个该迟到的5%,我们是在谋求百分之百的按时交货率。百分之百当然可以达到,只要拿库存和钱来堆就是了。不计成本,原子弹都能造出来呢。这从客户的角度看很好,但从公司的角度看则否:公司不盈利,时间长了,就没法有效支持客户,最终还是会影响客户。 这里想补充的是,拿指标作为“保护伞”,并不是说达到了目标就万事大吉。就拿上面的按时交货率来说,我们是允许,也鼓励有5%的迟到,但还是要看一下迟到的是什么。如果是5000美元一份的料,每3年消耗一次,我们没备库存,客户有需求,没法按时交货,那是好事。按时交货率上是少了一个,但也节省了5000美元的库存,值。如果是5美分一颗的螺丝钉,客户停机待料,那是件坏事,表明我们不知道哪些料该备,哪些不该备,结果应该备的反倒没有备。这也意味着打铁先得自身硬,供应链部门自己的工作一定要做到位,有能力严格地计划和执行,实现指标所真正希望达到的。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供应链计划需要指标体系来配套:http://www.yipindushu.com/shangyeshiye/5731.html
推荐文章
09-12
1 经典句子,展现生活的温馨与美好09-18
2 百分之百投入09-18
3 从列形结构到故事09-13
4 开放 开放使复杂简化09-12
5 校长的用人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