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反射》简介】
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1849—1936年)是最早提出经典性条件反射的人。他在研究消化现象时,观察了狗的唾液分泌,即对食物的一种反应特征。他的实验方法是,把食物显示给狗,并测量其唾液分泌。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如果随同食物反复给一个中性刺激,即一个并不自动引起唾液分泌的刺激,如铃响,这狗就会逐渐“学会”在只有铃响但没有食物的情况下分泌唾液。一个中性的刺激与一个原来就能引起某种反应的刺激相结合,使动物学会对那个中性刺激做出反应,这就是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内容。
巴甫洛夫所做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研究公布以后不久,一些心理学家,如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华生,开始主张一切行为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虽然在美国这一极端的看法后来并不普遍.但在俄国以经典性条件反射为基础的理论在心理学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曾占统治地位。无论如何,人们一致认为,相当一部分的行为,用经典性条件反射的观点可以作出很好的解释。
条件反射是指: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是有机体因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 条件反射是后天获得的,是在生活过程中通过一定条件,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反射,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调节方式,人和动物共有的生理活动。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的结合,都可以形成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微思想精读】 所有的学习都是联系的形成,而联系的形成就是思想、思维、知识。 显然,我们的一切培育、学习和训练,一切可能的习惯都是很长系列的条件的反射。 暂时联系是在大脑皮层内接通的。例如,在铃声与食物刺激相结合而形成的条件反射中,食物刺激作用于口腔味觉感受器,冲动沿传入神经到达延髓唾液中枢:此后一方面经传出神经促使唾液腺分泌,另一方面又沿传入神经继续上行至丘脑,然后传至大脑皮层味觉中枢(岛叶区),形成一个兴奋灶。 大脑皮层、味觉中枢兴奋灶多次地与由铃声刺激而引起的听皮质兴奋灶同时活动,因而在它们之间开拓出一条新的通路,形成暂时联系。所以条件刺激铃声单独出现时,其所引起的兴奋过程能沿暂时联系通路到达非条件反射的皮层代表区,引起唾液分泌。 消退是因为原先在皮质中可以产生兴奋过程的条件刺激,现在变成了引起抑制过程的刺激,是兴奋向抑制的转化。这种抑制称为消退抑制。 任何一种无关动因都必须与无条件刺激相结合,即受到无条件刺激的强化,才能转变成为条件刺激,使动物形成条件反射,并逐渐把它巩固下来。在巩固的条件反射基础上,还能形成二级乃至三级的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得不到强化,就会逐渐消退。 消退抑制是大脑皮质产生主动的抑制过程.而不是条件刺激和相应的反应之间的暂时联系已经消失或中断。因为如果将已消退的条件反射放置一个时期不做实验,它还可以自然恢复;同样,如果以后重新强化条件刺激,条件反射就会很快恢复,这说明条件反射的消退不是原先已形成的暂时联系的消失,而是暂时联系受到抑制。 经典条件反射可以短期使用,与人道的治疗不一样的是,花较少治疗者的时间和被治疗者的努力,这些疗法最后可以使人对某些事物感到厌恶,也可以使人减少对某些事物的厌恶。 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的结合,此过程被称为强化。任何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结合应用,都可建立条件反射。 形成条件反射的神经机制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中的,特别是大脑皮层中的暂时联系的接通。在大脑皮层中进行无条件反射时形成的兴奋灶与无关动因的作用形成的兴奋灶.由于在时间或空间关系上多次重复出现,其间的神经联系便被接通,这种接通过程就是条件反射形成的神经机制。 【《时间简史》简介】 《时间简史》是由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黑洞理论和“大爆炸”理论的创立人史蒂芬·威廉,霍金撰写的一本有关宇宙学的经典著作,是一部将高深的理论物理通俗化的科普范本。 在这部书中,霍金带领读者遨游外层空间奇异领域,对遥远星系、黑洞、夸克、“带味”粒子和“自旋”粒子、反物质、“时间箭头”等概念进行了深入浅出的介绍,并对宇宙是什么样的、空间和时间以及相对论等古老问题做了阐述,使读者初步了解狭义相对论以及时间、宇宙的起源等宇宙学的奥妙。 《时间简史》自1988年首版以来,已成为全球科学著作的里程碑。 它被翻译成40种文字,销售了近1000万册,成为国际出版史上的奇观。 该书的内容是关于宇宙本性的最前沿知识,从那以后无论在微观还是宏观宇宙世界的观测技术方面都有了非凡的进展。这些观测证实了霍金在该书第一版中的许多理论预言,其中包括宇宙背景探险者的最新发现,它在时间上回溯探测到离宇宙创生的30万年之内,显露了霍金超人的时空感知能力。 【《时间简史》微思想精读】 人们曾一直相信宇宙以静止不变的状态存在了无穷长的时间,并将以这种状态无限地存在下去。但1929年埃德温·哈勃的具有里程碑式的观测使这种观念寿终正寝,并将宇宙开端的探索带进科学王国。哈勃发现无论在哪个方向观测,远处的星系都是远离我们急速而去。也就是说.宇宙是不断膨胀着,那么它在最初就应该收缩为一点,这一时刻被称为宇宙大爆炸时刻。 我们之所以看到宇宙这个样子,只是因为如果它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就不会在这里去观察它。大爆炸是宇宙开端的奇点。 宇宙膨胀的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智慧革命之一。事后想起来.何以过去从来没有人想到这一点?牛顿或其他人应该会意识到,静态的宇宙在引力的影响下会很快开始收缩。然而现在假定宇宙正在膨胀,如果它膨胀得相当慢,引力会使之最终停止膨胀,然后开始收缩。但是,如果它膨胀得比某一临界速率更快,引力则永远不足够强而使其膨胀停止.宇宙就永远继续膨胀下去。 恒星由于引力作用会不断收缩,向自身坍缩。当恒星的质量大于某个极限时,泡利不相容原理产生的排斥力不能平衡引力,于是恒星将继续坍塌下去,形成一个我们称之为“黑洞”的无限致密的区域。 黑洞表面的引力如此之强,以致在黑洞这个区域之内不可能有任何东西,包括光线从该区域内逃逸而到达远处的观察者。这意味着,如果有一个无畏的航天员和恒星一起向内坍塌,并每一秒钟向环绕该恒星的宇宙飞船发一信号。如果在11点整恒星刚好坍塌到临界半径而形成黑洞,那么,宇宙飞船上的同伴们在收到恒星上的航天员在10点59秒发出的最后一个信号后将再收不到任何信号。时间在此终止。人们可以将诗人但丁针对地狱入口所说的话恰到好处地用于黑洞:“从这进去的人必须抛弃一切希望。” 由于我们不知道大脑工作的细节,所以讨论人类的记忆是相当困难的。然而,我们确实知道计算机的记忆器是如何工作的。所以,我将讨论计算机的心理学时间箭头。我认为,假定计算机和人类有相同的箭头是合理的。如果不是这样,人们可能因为拥有一台记住明年价格的计算机而使股票交易所垮台。 今天我们仍然渴望知道,我们为何在此?我们从何而来?人类求知的最深切的意愿足以为我们所从事的不断地探索提供正当的理由。而我们的目标恰恰正是对于我们生存其中的宇宙作完整的描述。 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一套完整的理论.它应该在一般的原理上及时让所有人(而不仅仅是少数科学家)所理解。那时,我们所有人,包括哲学家、科学家以及普普通通的人,都能参加为何我们和宇宙存在的问题的讨论。如果我们对此找到了答案,则将是人类理智的最终极的胜利——因为那时我们知道了上帝的精神。 如果我们确实发现了宇宙的终极理论,这意味着什么?正如我前面所解释的,我们将永远不能肯定我们是否确实找到了正确的理论,因为理论不能被证明。但是如果理论是数学上协调的并且总是给出与观察一致的预言,我们便可以适度地有信心认为它是正确的。它将给人类为理解宇宙的智力斗争历史长期的光辉篇章打上一个休止符。
版权声明
本站素材均来源与互联网和网友投稿,欢迎学习分享
世界经典名著名句名段合集精选大全52:http://www.yipindushu.com/wenxue/10330.html
推荐文章
09-04
1 大雪纷飞的诗句09-12
2 经典句子,展现生活的丰富内涵09-12
3 经典句子,照亮内心的智慧之光09-06
4 5字网名日语09-12
5 经典句子,呈现生活的美好画卷